西藏醫(yī)院潔凈手術室的布局與設計方案分析

admin 2020-06-09 17:22:45 閱讀


醫(yī)院潔凈手術室的布局與設計方案分析(Analyse)
近年來,國內醫(yī)院逐漸采用潔凈手術室這種形式。此種手術室設置凈化空調系統(tǒng)
,對空氣中的非生物粒子和生物粒子均加以控制(control)
,能達到一定的生物潔凈標準
。超凈化體系是指用超高性能空氣過濾器濾過的空氣,在室內形成水平或垂直的層流在室內流動,造成無塵無微生物的清潔空間,以達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潔凈手術部用房分為四級,并以空氣潔凈度級別作為必要保障條件
。在空態(tài)或靜態(tài)條件下
,細菌濃度(沉降菌法濃度或浮游菌法濃度)和空氣潔凈度級別都必須符合劃級標準。
手術室是醫(yī)院中無菌(fungus)(意思:沒有活菌)潔凈要求最嚴格的地方之一
,手術室的建設
、布局、工作流程和管理都是圍繞(circumfuse)無菌要求設計的

1
、手術室的位置要求:
手術室應設在安靜、清潔
、便于和相關科室聯(lián)絡的位置
。以低平建筑為主的醫(yī)院,應選擇在側翼
,以高層建筑為主體的醫(yī)院,宜選擇主樓的中間層
。手術室和其它科室
、部門的位置配置(deploy)原則是,靠近手術科室
、血庫
、影像診斷科、實驗診斷科
、病理診斷科等
,便于工作聯(lián)系
,宜遠離鍋爐房、修理室
、污水污物處理站等
,以避免污染,減少噪聲
。手術間應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以朝北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擋
,以利于人工照明
。手術室的朝向應避開風口,以減少室內塵埃密度和空氣污染
。通常是集中布置
,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醫(yī)療區(qū),包括手術部分和供應部分

2
、手術室房間數量的確定:
估算用房數量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手術科室的床位數,按20~25:1的比例確定手術用房數
,然后根據手術用房數
,確定手術輔助用房、消毒供應用房幾其他用房數
。二是根據手術的次數來確定手術間的數量

3、手術室應設哪些房間:
一個完整的手術室包括以下幾部分:
①衛(wèi)生通過用房:包括換鞋處
、更衣室
、淋浴間、風淋室等

②手術用房:包括普通手術間
、無菌(意思:沒有活菌)手術間、層流凈化手術間等

③手術輔助用房:包括洗手間
、麻醉(anesthesia)間、復蘇間
、清創(chuàng)間
、石膏間等;
④消毒供應用房:包括消毒問
、供應問
、器械間、敷料問等;
⑤實驗診斷用房:包括X線
、內窺鏡
、病理、超聲等檢查室

⑥教學用房:包括手術觀察臺
、閉路電視示教室等;
⑦辦公用房:包括醫(yī)護辦公室
、醫(yī)護值班室等

4、手術室怎樣分區(qū):
手術室須嚴格劃分為限制區(qū)(無菌手術間)
、半限制區(qū)(污染手術間)和非限制區(qū)
。三區(qū)分隔開的設計有二:一為將限制區(qū)與半限制區(qū)分設在不同樓層的兩部分,這種設計可徹底(thorough)進行衛(wèi)生學隔離
,但需二套設施
,增加工作人員,管理不便
;二為在同一樓層的不同段設限制區(qū)和非限制區(qū)
,中間由半限制區(qū)過渡(transition),設備共用
,這種設計管理較方便

限制區(qū)包括無菌手術間、洗手間
、無菌室
、貯藥室等。半限制區(qū)包括急診手術間或污染手術間
、器械敷料準備室
、麻醉準備室、消毒室
。非限制區(qū)設更衣室
、化學式: CaSO4·2H2O室、標本間
、污物處理間
、麻醉復蘇室和護士辦公室、醫(yī)護人員休息室
、餐廳
、手術病人家屬休息室等。值班室和護士辦公室
,應設在入口近處

5、手術室各部分的設計要求如下:
(1)墻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
、堅實
、光滑、無空隙
、放火
、防濕、易清潔的材料
。顏色采用淡藍
、淡綠為宜。墻角呈圓形
,防止積灰
。觀片燈及藥品柜、操作臺等應設在墻內

(2)門應寬大
、無門檻,便于平車出進
,應避免使用易擺動的彈簧門
,以防氣流使塵土及細菌(fungus)飛揚。窗應雙層
,最好用鋁合金窗框
,有利防塵保溫。窗玻璃以茶色為宜

(3)走廊寬度應不少于2.5m
,便于平車運轉及避免來往人員碰撞。
(4)地應采用堅硬
、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造
。地面稍傾斜向一角,低處設地漏
,利于排出污水
,排水孔加蓋,以免污染空氣進入室內或被異物堵塞

(5)電源:應有雙相供電設施
,以保證安全運轉。各手術間應有足夠的電插座
,便于各種儀器(appliance)設備的供電
。插座應有防火花裝置,手術間地面有導電設備
,以防火花引起爆炸
。電插座應加蓋密封
,防止進水,避免電路發(fā)生故障影響手術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傠娫淳€集中設在墻內,中央吸引及氧氣管道裝置都應設在墻內

(6)照明設施:普通照明燈應安裝在墻壁或房頂
。手術照明燈應安裝子母無影燈,并備用升降照明燈

(7)水源和防火設施:各工作間應安裝自來水龍頭
,便于沖洗。潔凈度檢測空氣環(huán)境中空氣所含塵埃量多少的程度
。在一般的情況下
,是指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大于等于某一粒徑粒子的數量。含塵量高則潔凈度低
,含塵量低則潔凈度高
。走廊及輔助間應裝置滅火器,保證安全
。冷熱水及高壓蒸氣應有充分保證

(8)通風過濾除菌裝置:現(xiàn)代手術室應建立完善的通風過濾除菌裝置,使空氣凈化
。其通風方式有湍流式
、層流式、垂直式
,可酌情選用

(9)
手術室出入路線布局:
出入路線的布局設計需符合功能流程與潔污分區(qū)要求,應設三條出入路線
,一為工作人員出入路線
,二為傷病人出入路線,三為器械敷料等循環(huán)供應路線
,盡量做到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手術間的溫度(temperature)調節(jié)非常重要
,應有冷暖氣調節(jié)設備
。空調機應設在上層屋頂內
,室溫保持在
24~26oC
,相對濕度以50%左右為宜。一般手術間為
35~45m2
,特殊房間約
60m2
,適用于體外循環(huán)手術
、器官移植手術等;小手術間面積在20~30m2

6
、手術間怎樣分類
按手術有菌或無菌的程度,手術間可劃分成以下5類:(1)I類手術間:即無菌凈化手術間
,主要接受顱腦、心臟
、臟器移植等手術
。(2)Ⅱ類手術間:即無菌手術間,主要接受脾切除手術
、閉合性骨折切開復位術
、眼內手術、甲狀腺切除術等無菌手術
。(3)Ⅲ類手術間:既有菌手術間
,接受胃、膽囊(Gall Bladder)
、肝
、闌尾、腎
、肺等部位的手術
。(4)Ⅳ類手術間:即感染手術間,主要接受闌尾穿孔腹膜炎手術
、結核性膿腫
、膿腫切開引流等手術。(5)V類手術間:即特殊感染手術間
,主要接受綠膿桿菌
、氣性壞疽桿菌、破傷風桿菌等感染的手術

按不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疲中g間又可分為普外
、骨科
、婦產科、腦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燒傷科
、五官科等手術問
。由于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频氖中g往往需要配置(deploy)專門的設備及器械,因此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中g的手術間宜相對固定。
7
、手術間的基本配備:
是指手術間內最基本的
、必備的設施配備。如手術臺
、無影燈(吊式和落地式單頭)
、麻醉(anesthesia)機、監(jiān)護儀器臺
、高頻電刀
、X光觀片燈、固定紫外線燈管(或電子消毒滅菌燈)
、器械桌
、托盤、辦公桌
、操作臺
、方凳、升降圓凳
。腳踏凳
、敷料桶、電鐘
、溫濕度計等
,有條件者可安裝傳呼系統(tǒng)。
8
、安裝手術照明燈應注意以下事項:
(1)照明燈的燈頭至少高地面2m

(2)所有固定在頂棚上的設施均應合理安置,保證在功能上互不妨礙
。凈化車間檢測換氣次數:100000級≥15次
;10000級≥20次;1000≥30次
。壓差:主車間對相鄰房間≥5Pa平均風速:10級
、100級0.3-0.5m/s;溫度 冬季>16℃
;夏季 <26℃
;波動±2℃。頂棚應足夠牢固
,以便于燈頭轉動

(3)照明燈的燈頭應便于快速更換
,易于清潔。
(4)照明燈的燈光應設防熱裝置
,以減少輻射熱對手術組織的影響
。照明燈所接觸金屬體的表面溫度不得超過60oC,所接觸非金屬體的表面溫度不得超過70oC
,金屬手柄(bǐng)的最大允許溫度是55oC

(5)各種照明燈的控制(control)開關應單獨設置,以便根據使用要求單獨控制

此外
,照明燈的使用時間,存積在照明燈表面及墻壁表面的塵埃等因素都會影響照明燈的照明強度
,應引起重視并及時調整和處理。凈化車間檢測 濕度45-65%
;GMP粉劑車間濕度在50%左右為宜
;電子車間濕度略高以免產生靜電。噪聲≤65dB(A)
;新風補充量是總送風量的10%-30%
;照度300LX。
凈化手術室的管理與運行:
(一)
入室要求:對進入潔凈區(qū)域的人員要嚴格著裝
,穿著嚴格消毒過的專用衣褲和鞋
,建立嚴格的入室人員登記制度,并限制手術間參觀人數
,每間手術間參觀人數不得多于4人

(二)
設置嚴格的工作流程:1.潔凈手術室內的人、物流是影響室內空氣潔凈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設置嚴格工作流程
,明確區(qū)分潔污流線是潔凈手術室平面組合的重要原則之一。2.根據各班職責制定出嚴格的工作流程
,包括:巡回護士工作流程
、洗手護士工作流程、專班護士工作流程
、值班護士工作流程
、連臺手術工作流程、污染手術術畢處理流程